汝窑是中国宋代“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”五大名窑之一。在汝州境内(今河南宝丰清凉寺),故名汝窑。是中国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,北宋时创设,烧制御用器,时间很短,数量极少。器型简单,但釉色温润柔和,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,并截取定窑、越窑的装饰技法,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。汝瓷胎色如香灰,极细腻,骨坚壁薄,胎骨迎光可见微微红色。汝瓷满釉支烧,在盘、碗、瓶等的底部,可见细如胡麻的小支钉痕迹,我们称之为:“芝麻丁”,五至七枚不等 。宋人评价青瓷以汝窑为首位。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,也列汝窑为第一。汝窑采用传统手工制作陶瓷方法,制作一个陶瓷的工序高达十三道,包括淘泥、摞泥、拉坯、印坯、修坯、捺水、画坯、上釉、烧窑、成瓷、成瓷缺陷的修补,做工精细,设计唯美。器型古朴典雅得当,光润有度,由于汝瓷釉层厚,常有开片如鱼鳞、蝉翼状,久用之后茶色会着附于裂纹处,形成不规则的变换交错的花纹,故而手感润滑如脂,似玉非玉之美。
清代乾隆时期,乾隆皇帝非常喜爱汝瓷,特别是他收藏到汝瓷器物,爱不释手,还喜欢在器物上题词,再进行一次烧置,于是收藏。由于皇帝的喜爱,许多窑开始仿制,但是,仿制者没有见过汝瓷色彩,所以,各种各样的“汝瓷”大量出现。
由于汝瓷存世极少,到目前已经发现的大小只有67件,我们不能说没有了,民间由于修铁路、公路、建筑等等,应该有所发现,但是,收藏人不会随便公开,因此,收藏汝瓷,必须小心!如下图:
现代人及仿制人,只知道汝瓷的色彩,因此,天青色就成为了仿汝瓷的重要特征,收藏人见到这种天青瓷,就认为是汝瓷。
其实,汝瓷从清代开始仿制,他们把汝瓷已经变化无穷了,现代仿制人可以说是错上加错,完全改变了瓷的真正面目。
如下图:现代做旧做假的“汝瓷”。
评论